手机进水了拿去风干了( le),又不想用备用机写(打开( kāi)备忘录有好多回忆),就难( nán)得拿出电脑来码这个review了( le),所以是个有标点符号的( de)版本
从北影节和上影节( jié)就知道这部片子了,没想( xiǎng)到引进了,买了导演路演( yǎn)场
先谈电影让我印象深( shēn)刻的地方:主要是女主和( hé)心理医生单独1v1面谈的那( nà)场戏,therapist问女主在这件事上( shàng)你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她( tā)说还是有一点点的,于是( shì)重新解构了那一场厨房( fáng)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复( fù)盘,细致到她拥抱后回避( bì)的视线,去分析每个行为( wèi)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会发( fā)现只是想要引发对方的( de)愧疚(将大女儿在学校里( lǐ)闯祸归咎于对方失职)我( wǒ)还挺喜欢这种剖白式的( de)回忆复盘,站在therapist视角也是( shì)逼对方说出隐瞒的真相( xiāng)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就( jiù)像很多人说吵架后总是( shì)爱在脑海中复盘,当时要( yào)是在哪一个环节发挥更( gèng)好就好了。更戳中的一点( diǎn)是在personal层面我个人也会在( zài)亲密关系里有引发对方( fāng)愧疚的一些举动,可能在( zài)闹脾气的当下是无意识( shí)的,但实则可以而为之,好( hǎo)像当时占领了一个道德( dé)高地就可以以此来绑架( jià)对方,我觉得后面女主自( zì)我分析的也挺到位的,因( yīn)为自卑总是觉得自己配( pèi)不上对方,所以尽可能找( zhǎo)对方身上的问题让自己( jǐ)看起来是个更好的人,当( dāng)时看的时候觉得就是麦( mài)林夫妇的那种亲密关系( xì)问题的艺术化呈现,她也( yě)是为了家庭牺牲了自我( wǒ),事业,她觉得自己的价值( zhí)完全依附于家庭以及伴( bàn)侣(本片中也有一样的台( tái)词)因此只能试图用愧疚( jiù)感来绑住另一半
最后一( yī)次therapy的台词我也喜欢,女主( zhǔ)说累了想休息,她那次来( lái)的时候就说她还好世界( jiè)上有这么多比她过得惨( cǎn)的人她经历的不算什么( me),我当时脑海中蹦出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的话( huà) 痛苦是没有hierarchy的,therapist也说你经( jīng)历的痛苦也是确实存在( zài)的,又让我想到观影前刷( shuā)到的一些评论说挪威已( yǐ)经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国( guó)家了,女性地位也很高,电( diàn)影里提到的问题像无病( bìng)呻吟(类似的话),我其实看( kàn)的时候也有一点这样的( de)感觉,每当这个时刻这句( jù)话(hieararchy)都会警醒我,但映后导( dǎo)演说北欧很多国家离婚( hūn)率高达50%,也不禁让我想这( zhè)到底是为什么,一方面人( rén)家没有离婚冷静期以及( jí)一系列的防离婚条例,是( shì)不是人在物质都足够富( fù)足的情况下就对精神有( yǒu)更高的追求了(这是直觉( jué)很intuitive我知道,但他们是否对( duì)幸福的阈值也提高了呢( ne)?)
还有一段就是母女两个( gè)的那场戏,我觉得比较厉( lì)害的点在于在比较短的( de)时间内交代母女关系,原( yuán)生家庭对女主的塑造,会( huì)觉得母亲对女主的指控( kòng)说她只关注自己看不到( dào)别人还是非常一针见血( xuè)的,侄女莫若母,而且这种( zhǒng)是否能考虑到别人的特( tè)质(是不是egocentric,利己vs利他思维( wéi),在近期我也总是在观察( chá)其他人的时候格外留意( yì))
这一段看完我也在反省( shěng)自己在和亲近的人相处( chù)的时候是不是指手画脚( jiǎo)的太多了,是不是因为太( tài)熟了所以忘记任何一段( duàn)关系都需要维系而不是( shì)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会( huì)无底线的包容你
由此想( xiǎng)cue一下映后嘉宾的言论个( gè)人觉得有点逆天,她分析( xī)女主和母亲的关系其实( shí)就是女主和女儿的翻版( bǎn),母亲因为无法控制自己( jǐ)的情绪而婚姻破裂,她也( yě)如此(类似的话)其实跟我( wǒ)当时看下来的观感竟然( rán)是反的 嘉宾应该是站边( biān)女主觉得她母亲不稳定( dìng)的情绪+母亲其实一直不( bù)是很喜欢女主造成了她( tā)自我认同感价值感过低( dī)的性格,也是女儿口中的( de)“窝囊”,而我看到的却是一( yī)个从童年开始就以自我( wǒ)为中心长大后依旧如此( cǐ)的女孩(女主在厨房和男( nán)主吵架那段男主本来说( shuō)自己的工作事情说的很( hěn)开心女主说了引起他内( nèi)疚的话,这本身就是无法( fǎ)共情到对方或者就是对( duì)对方的生活毫不关心的( de)一种表现,已经可以看见( jiàn)他们日常对话的模式了( le)),当然了无论是看到谁的( de)问题 这都无可厚非,只是( shì)她的一段话我觉得归根( gēn)结底还是在亲密关系里( lǐ)找一个过错方和受害者( zhě),回到将责任归到一方身( shēn)上的逻辑,其实我觉得片( piàn)子本身就是探讨亲密关( guān)系中的复杂性,也许没有( yǒu)人是错的,只是在当下真( zhēn)的现实上的冲突大到两( liǎng)个人无法弥合罢了,就像( xiàng)我不觉得自我为中心,控( kòng)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亦或( huò)压抑自己的脾气这都不( bù)是错,用现在很火的话就( jiù)是“当时我们各有难处”,love dont overcome circumstances的( de)情况,还是常见的
整体来( lái)说我觉得完整性一般,因( yīn)为我认为是几场比较高( gāo)光的戏撑起来的,但确实( shí)是比较喜欢这个女本位( wèi)的叙事,非常少的镜头和( hé)笔墨给到男性的视角,但( dàn)往往这样他的形象反而( ér)更具有普世性,父职的缺( quē)席可以以很多方式存在( zài)
映后令我印象比较深的( de)有导演提到其实最早创( chuàng)作的剧本结局是女主看( kàn)着男主离开,自己一个人( rén)生活,但是很多年没有拿( ná)到funding后她把剧本改成了现( xiàn)在这样,就是人要有独立( lì)的勇气同时也要具备和( hé)他人产生connection的勇气,她说爱( ài)自己和爱别人不是矛盾( dùn)的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个( gè)人觉得立意挺好但是不( bù)喜欢这个结局,有一种向( xiàng)商业妥协的感觉,私心认( rèn)为停在她对着镜子/观众( zhòng)打破第四面墙说i love you就挺好( hǎo))
她说不要把自己放到一( yī)个受害者叙事里,要允许( xǔ)自己痛苦,脆弱,确实是和( hé)痛苦共处是更难得课题( tí)
她说现代人很多需求都( dōu)不愿意说出来,但还是希( xī)望对方能读懂,体量并满( mǎn)足,这种拧巴的心态我可( kě)太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