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号: 分派电影 ,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有人认为,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 缺乏试错的勇气。
我们害怕犯错,内心总是充满恐惧,无法接受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但有些错误只能犯一次, 并没有改正和弥补的机会,错过了就无法重来。
因此,加拿大喜剧“怪才”内森·菲尔德便试图通过各种方式, 用“彩排”自己的人生, 来避免意外和风险——
《彩排 第二季》
The Rehearsal Season 2

顾名思义, “彩排”就是用虚拟为真实预留退路。
一般来说,各大演出都可以通过“彩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减少失误,并确保正式活动顺利进行。
那么,人生也可以彩排吗?
01
人生可以彩排?
《彩排》是一部 伪纪录片形式的喜剧, 总共有两季,每季分别有六集内容。虽然较为冷门,但口碑不错,第一季剧乐园评分为8.7,第二季9.2,目前均播出完毕。
剧集由 内森·菲尔德 自编自导自演,他本身是一位加拿大喜剧演员,平时工作就是用幽默的方式逗笑观众,所以HBO给足了内森创作资金,对他唯一要求便是呈现的内容要有趣,因此这部剧在 有深度的同时还做到了荒诞诙谐的风格。
剧中的“彩排”就是内森为每个参与者的人生重要时刻所进行的N多次“预演”。
有人为工作面试、有人为求婚结婚、有人仅仅是为一场道歉。

(《彩排 第一季》截影)
我们先回顾第一季的部分剧情。
内森既是“疯子”又是“J人”,与第一位参与者寇尔见面时, 每一个动作都是他精心设计的。
这是一场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工程。
例如, 1:1模拟他们见面之后的情景, 从还原寇尔家里的每个细节,到找人假扮寇尔用来帮助他练习见面时的各种对话方式。
但即便这样,也出现了 预料之外的差错。

(《彩排 第一季》截影)
寇尔 作为该事件的参与者,其想得到的帮助是 如何在可控范围内向朋友道歉。
不过,与其说他想道歉,不如说是隐瞒与坦白。
他有一群玩益智问答的好友,可除他之外大家都是硕士学历,为隐瞒自己仅为本科学历的事实,他多次 找借口撒谎。
现如今已经没有再能用得到的理由,他不得不坦白事实,但又 无法设想道歉的后果。


(《彩排 第一季》截影)
也许朋友只会感到惊讶,也许朋友会因他撒谎而愤怒,以至于做不成朋友。
只因 不愿破坏友谊, 他们排练了第一次,第二次……第十三次。
而最后他们以为“胜券在握”的彩排,早变成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彩排 第一季》截影)
第一季由许多彩排小故事组成,过程中却没有内森预料的那样完美, 反而让他发现,原来只有自己当真了。
例如,他在第二集帮助一个还未准备好结婚的女人去体验养育孩子的生活。女人表现得很奇怪,在内森面前她会沉浸其中, 但私下里她从不会入戏。
到底谁在戏里,谁又在戏外?

(《彩排 第一季》截影)
最重要的是,内森作为“体验派”演员,他擅长揣测他人下一步的行动,习惯从多方面沉浸于所模仿角色的日常; 但其他人未必能与角色抽离, 甚至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总的来说,第一季题材创意非常惊人,但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彩排的虽然是虚拟的人生,但投入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经历也好、做梦也好、做戏也罢,唯独留下来的情感痕迹是真的。
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不可能在人生重要时刻做彩排,还不如去接受自己做选择之后的结果。
再者说, 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意外组成的, 如果从纠结结果转移至注重过程,未尝不是另一种体验。
02
飞行事故
《彩排》第二季比第一季 更烧钱,还“要命”, 所探讨的 「坠机事故」 议题也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但还是一如既往的脑洞大开。
你敢信吗,内森为验证自己的观点,他用两年的时间学习了开飞机, 亲自体验飞行员这一职业的感受……

(《彩排 第二季》截影)
尽管话题有些严肃,但他通过分析多份黑匣子录音得出,导致空难发生的主要因素除技术问题外,还包括 驾驶舱内的沟通问题。
机长与副机长之间是什么关系?
他们本身是一个团队,是紧密合作的关系, 两人的决定权应该是平等的。
然而黑匣子记录的对话却直接显示, 机长态度强硬、固执己见, 不仅不允许副机长反驳,还要求其无条件服从。


(《彩排 第二季》截影)
哪怕是机长在飞行中操作或决策失误,副机长也不可以纠正他吗?
很残忍地说,根据剧集中坠机事故的数据记载,大多是这样的。
有的机长甚至还要求副机长负责活跃驾驶舱的氛围。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之间 缺少有效沟通。
飞行中副机长发表自己观点无果,为了避免两人产生冲突,就会变得沉默。

(《彩排 第二季》截影)
多数人因为内心的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消化就选择远离这段关系。
但内森发现,其中一个女副机长很会说话, 是人际交往的高手。 即便是表达不满、拒绝别人,她也会把话说得很漂亮,让人感到舒服。
接下来他又进行了思考。
03
有深度的荒诞喜剧
当内森以航空史上一次经典成功迫降的主角—— 萨利机长 为研究对象时,他发现萨利机长能够在紧急关头主动询问副机长的意见。
他又从萨利机长穿着纸尿裤的婴儿时期开始模仿,最终发现了萨利机长的“另一面”——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彩排 第二季》截影)
内森找到多位飞行员进行彩排,告诉众人在驾驶舱里要勇于坚持己见,如果感到不舒服也要提出来。
但其实,在他最后的 模拟飞行过程中,“彩排”变成了关乎生死的现场直播, 没有试错的机会,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将会导致重大飞行事故的发生。

(《彩排 第二季》截影)
说实话,这一季议题更加吸睛,虽然单一但足够宏大。
沟通的阻隔绝非驾驶舱内的专属困境,它更是全人类必须直面的问题——
其影响不仅渗透于人际关系中,更与 权力结构中被规训的沉默、被系统剥夺的表达权 深度绑定,最终导向 个体失语与群体悲剧的双重困局。


(《彩排 第二季》截影)
试想,若在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同时,驾驶舱内的两位分别是 “直言不讳的副机长”与“从善如流的机长”, 是否就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
或许,“彩排”不只是通过反复模拟暴露问题、优化细节的过程,它也在传递出某种启示:有时候主动做出选择,哪怕只是 微小的“尝试”,也可能撬动固化的现实, 催生出意料之外的改变。

图源于网络
腊月初八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