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借助科技“重现”逝( shì)去的亲人,
究竟是在填补( bǔ)内心的空缺,
还是会陷入( rù)更深的执念?
文 | 银河纽带( dài)
编辑 | 羊羊、Joy
我想今晚能在( zài)奖杯里倒上一点酒,敬我( wǒ)在天上的爸爸妈妈一杯( bēi)。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sàn)。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hàn)。
6 月 21 日,第 27 届上海国际电影( yǐng)节颁奖典礼,仇晟导演的( de)新片《比如父子》拿下艺术( shù)贡献奖,在获奖感言中引( yǐn)用李白的经典绝句《月下( xià)独酌》,告慰父母的在天之( zhī)灵,引得现场一片感动。
影( yǐng)片的诞生源于一段深埋( mái)在导演心底的往事:
15 岁那( nà)年,父亲在他中考期间离( lí)世,未能好好告别成为他( tā)多年的执念。终于在 2025 年,这( zhè)部融合了个人记忆、科技( jì)元素与复杂亲情的电影( yǐng),让他与心中那个纠结的( de)自己达成了和解。
与父辈( bèi)的告别与和解,是艺术史( shǐ)上的重要母题之一,仇晟( chéng)导演这次引入 AI “复活”父亲( qīn)的新概念重新诠释这一( yī)母题,也让人十分好奇他( tā)是如何做到的。简言之,如( rú)何借助技术完成情感表( biǎo)达。

近日,极客电影(ID:Geekimovie)特别采( cǎi)访了本片的导演仇晟,邀( yāo)请这位清华大学生物医( yī)学工程系出身的导演分( fēn)享影片的幕后故事,以及( jí)他对电影技术的理解和( hé)未来展望。

仇晟
仇晟毕业( yè)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 gōng)程系,后赴香港攻读电影( yǐng)硕士,正式踏上电影创作( zuò)之路。
他的长片首作《郊区( qū)的鸟》曾获得 FIRST 青年电影展( zhǎn)最佳剧情片,新片《比如父( fù)子》是他将个人记忆、科技( jì)元素与复杂亲情融合的( de)作品。

△《郊区的鸟》海报
区别( bié)于其他 AI 标签的作品,《比如( rú)父子》中对 AI 元素的应用体( tǐ)现在故事概念维度,而这( zhè)种技术与情感的深度交( jiāo)织,显然让影片的艺术性( xìng)更加浓郁,也让人进一步( bù)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他( tā)还透露,未来还将延续对( duì)前沿技术的探索,目前正( zhèng)在创作的科幻剧本,聚焦( jiāo)于脑机接口与梦境的关( guān)系,更深度地探索现实与( yǔ)虚幻的边界。
这会是一部( bù)带有启示录性质,但又很( hěn)好看的电影。
01 以情为核:AI 重( zhòng)构父子关系 让情感重新( xīn)流动
15 岁那年,仇晟的父亲( qīn)过世,那时的他正身处中( zhōng)考的关键节点,直到考试( shì)结束,班主任才将父亲离( lí)世的消息告知了他,随后( hòu)他被带到殡仪馆,家人递( dì)来一份悼词,让他对着亲( qīn)朋好友念出来,可当他接( jiē)过悼词,大脑一片空白,上( shàng)台只说了半句话便哽咽( yàn)着再也说不下去。
这件事( shì),成了他心中难以释怀的( de)遗憾与心结。

△《比如父子》剧( jù)照,宋洋饰父亲邹建堂,孙( sūn)宁饰儿子邹桥
2015 年,从电影( yǐng)学院毕业的仇晟,萌生了( le)将这段经历拍成电影的( de)想法。
他写下一个剧本,讲( jiǎng)述少年在父亲丧后于城( chéng)市中七天七夜的流浪历( lì)程,然而,这个剧本因始终( zhōng)找不到合适的结尾而被( bèi)搁置。
转机出现在 2020 年,一则( zé)韩国母亲用 AI 手段复活女( nǚ)儿的新闻,如一道灵光击( jī)中了仇晟。他忽然意识到( dào),自己内心深处也藏着“复( fù)活”父亲的隐秘欲望。可“复( fù)活”之后,迎来的会是美梦( mèng)还是噩梦?
带着这样的思( sī)考,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经( jīng)历与情感,电影《比如父子( zi)》的剧本创作思路逐渐清( qīng)晰。
仇晟说道:
我想探讨的( de)是,当我们借助科技“重现( xiàn)”逝去的亲人,究竟是在填( tián)补内心的空缺,还是会陷( xiàn)入更深的执念?
父亲无疑( yí)是《比如父子》的关键,为此( cǐ),仇晟重新梳理了有关父( fù)亲的生平,他重访了小时( shí)候住过的地方、见过的亲( qīn)人,听他们讲述家族史,回( huí)忆起和父亲在运河边钓( diào)小龙虾等温馨时刻、父亲( qīn)偶尔流露出的温柔时刻( kè)……

他表示:
这些回忆有很强( qiáng)的治愈作用,让我对父亲( qīn)有了更多的理解。后来在( zài)创作时,我会把这些碎片( piàn)摆在桌面上,重构出父亲( qīn)的形象,然后让这个‘活’过( guò)来的人物告诉我,他会做( zuò)什么。
借此,仇晟在电影中( zhōng),以一种 AI 的形式“复活”了父( fù)亲,逐渐显露了父亲当年( nián)不为人知的艰辛与苦楚( chǔ),也呈现出,理解与包容才( cái)是亲情中最珍贵的部分( fēn)。
为了展现这场与 15 岁的自( zì)己对话、与父亲和解的过( guò)程中,仇晟用父子拳台对( duì)垒的隐喻,具象化了和解( jiě)过程中的内心情绪,视觉( jué)上也充满着力量。

△拳台上( shàng)的 AI 父亲视觉形象
谈及为( wèi)何选择拳击作为父子关( guān)系独特的隐喻与表达载( zài)体,仇晟解释道:
父亲有些( xiē)表达爱无能,儿子对父亲( qīn)的情感也难以言说,而拳( quán)击就像他们之间的摩斯( sī)密码,通过出拳的轻重、节( jié)奏,传递着那些无法用言( yán)语倾诉的情绪。
同时,拳台( tái)也像一个微缩版的家庭( tíng),父子二人在上面的博弈( yì),既有力量的较量,也有情( qíng)感的碰撞。

△拳台博弈的父( fù)与子
用这种形式表现亲( qīn)情中的 “相爱相杀”,更能让( ràng)人体会到父子间复杂且( qiě)深厚的情感关系。
仇晟说( shuō)道:
在东亚家庭里,父子关( guān)系要复杂得多。即便子女( nǚ)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父亲( qīn),父亲的影响仍会像影子( zi)一样萦绕在生活中,我的( de)电影就是想展现这种剪( jiǎn)不断理还乱的牵绊。
人类( lèi)的情感并不相通,但是相( xiāng)同。

电影在今年上海国际( jì)电影节首映之后,引发了( le)大量关于父子亲情的讨( tǎo)论。
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 yǐng)后,都忍不住回忆起自己( jǐ)与父亲的过往,有人开始( shǐ)尝试与多年不和的父亲( qīn)沟通,有人则在电影中找( zhǎo)到了与逝去父亲告别的( de)勇气。
仇晟表示:
我最初只( zhǐ)是想完成自己的一场告( gào)别,没想到能引发这么多( duō)人的共鸣,说明亲情是人( rén)类共通的情感,而科技与( yǔ)亲情的交织,又是当下社( shè)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当然( rán),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思( sī)考的过程。
随着电影制作( zuò)进入中后期,仇晟对于自( zì)己和父亲的关系也在发( fā)生变化。
尤其在剪辑时,他( tā)突然明白,如果自己始终( zhōng)靠这种虚拟的方式去寻( xún)找情感寄托,反而会忽略( lüè)现实里的一些关系,这显( xiǎn)然也是父亲不愿意看到( dào)的,那与其沉溺当中,不如( rú)“放下”,这可能才是真正的( de)和解。
毕竟,任何一个父亲( qīn)的终极夙愿都是:孩子可( kě)以在没有自己的未来越( yuè)走越好。
02 逐梦光影:理工学( xué)霸转型导演 创作路上不( bù)断蜕变
正如《比如父子》的( de)创作过程,仇晟的电影之( zhī)路,也是不断了解和认识( shí)自我的历程。
他与电影的( de)缘分始于一场“偶遇”。
高三( sān)那年,他偶然看到格斯范( fàn)桑特的《我私人的爱达荷( hé)》,片中关于密西西比河的( de)蒙太奇画面让他产生强( qiáng)烈恍惚感,仿佛亲历,那一( yī)刻他意识到电影有替换( huàn)记忆的魔力,萌生了做电( diàn)影的冲动。

△《我私人的爱达( dá)荷》沦落街头的麦克(瑞凡( fán)菲尼克斯饰)和斯考特(基( jī)努里维斯饰)
那一刻,我意( yì)识到电影有种替换记忆( yì)的魔力,心里突然就萌生( shēng)了做电影的冲动。
可当时( shí)距离高考仅剩两个月,报( bào)考电影学院需要艺考,时( shí)间根本来不及。
仇晟作为( wèi)“学霸”,高考顺利考入清华( hu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这( zhè)是很多学子艳羡的目标( biāo),但即便如此,他对电影的( de)热爱从未消减,在清华大( dà)学期间,他加入了电影协( xié)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 yī)起拍短片。

△《比如父子》首映( yìng)礼大合照
或许是天赋使( shǐ)然,仇晟创作的短片意外( wài)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给( gěi)了他很大的信心。
致使他( tā)在本科毕业后,放弃了在( zài)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 fā)展机会,远赴香港攻读电( diàn)影硕士,正式踏上了电影( yǐng)创作之路。
期间,之前学习( xí)工程的积累自然成为了( le)他的优势之一,让他在理( lǐ)性思考、技术理解和严谨( jǐn)应用上有自己的差异化( huà)势能。
在他看来,理科中的( de)“格物致知”精神与电影创( chuàng)作并不矛盾。
无论是做科( kē)研还是拍电影,都是在探( tàn)索真理,只不过前者用公( gōng)式和实验,后者用镜头和( hé)故事。
2018 年,仇晟完成了长片( piàn)首作《郊区的鸟》,影片聚焦( jiāo)导演故乡杭州城市变迁( qiān)中的青春记忆,展现出他( tā)对过往记忆,和现实触感( gǎn)细腻的捕捉能力。

△《郊区的( de)鸟》海报
然而,从《郊区的鸟( niǎo)》到《比如父子》的 7 年间,他的( de)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shùn)。
2020 年初的疫情让整个行业( yè)陷入停滞,原定的拍摄计( jì)划被迫搁置,他不得不“逼( bī)着自己坐在书桌前,一遍( biàn)遍修改剧本”。
但也正是在( zài)这段停滞期里,他经历了( le)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蜕( tuì)变。
一方面,他持续吸收前( qián)沿技术知识,逐渐形成了( le)“技术为情感服务”的创作( zuò)理念;
另一方面,他不断与( yǔ)内心的遗憾对话,通过重( zhòng)访旧居、与亲人交流家族( zú)史等方式,一点点拼凑出( chū)父亲的完整形象,为《比如( rú)父子》中 AI “复活” 父亲的情节( jié)积累了真实的情感厚度( dù)。
03 技术赋能 : 从个体情感到( dào)群体共鸣 探索作品的更( gèng)多可能性
《比如父子》中,AI 技( jì)术“复活父亲”是核心情节( jié)之一。
近几年,仇晟也密切( qiè)关注着 AI 的发展,并将近年( nián)来 AI 的新变化,融入到剧本( běn)中。
不过,电影中并没有直( zhí)接使用 AI 软件或模型,而是( shì)通过视觉影像构建了一( yī)个 AI 的进化流程。

△《比如父子( zi)》通过 AI 构建的梦中父亲视( shì)觉形象
这样看,在《比如父( fù)子》中,AI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 shù)工具,更是情感表达的重( zhòng)要载体,是具有温度和情( qíng)感的内容支撑点。
它承载( zài)着儿子对父亲的思念、遗( yí)憾和眷恋,同时也能让人( rén)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发( fā)展带来的情感冲击。
以及( jí),通过 AI,电影也探讨了科技( jì)与人性的边界,这令 AI 元素( sù)超越了技术层面,成为探( tàn)讨情感与伦理的媒介,即( jí):
当我们用技术“重现”亲人( rén)时,得到的究竟是慰藉还( hái)是更深的孤独?
显而易见( jiàn),这种“复活”时而带来慰藉( jí),时而引发混乱,恰如现实( shí)中人们面对逝去亲人时( shí)的复杂心绪。
对此,仇晟认( rèn)为,纵然科技可以带来便( biàn)利与慰藉,但不能替代真( zhēn)实的情感联结。最终,他在( zài)电影中让主角走出对 AI 父( fù)亲的依赖,回到现实生活( huó),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AI “复( fù)活”的父亲,终究是基于我( wǒ)们记忆的投射,它无法真( zhēn)正替代那个活生生的人( rén)。
《比如父子》上映后,仇晟和( hé)团队做了一些路边 QA 活动( dòng),欢迎影迷来提问、质疑。

△《比( bǐ)如父子》路边 QA 活动,导演回( huí)答观众提问
让他意外的( de)是,观众对电影有着许多( duō)新奇的解读,这给了他很( hěn)多启发。
有人说给父亲的( de)悼词是输入给 AI 的命令行( xíng),这种角度我之前完全没( méi)想过。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tóng),对电影的理解也会不一( yī)样。
大家的解读让电影有( yǒu)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 wǒ)在后续的创作中会更加( jiā)注重作品的包容性。

△《比如( rú)父子》街头互动,导演给观( guān)众签名
总的来说,从个人( rén)的情感记忆,到借助技术( shù)完成的艺术表达,仇晟用( yòng)《比如父子》讲述了一个关( guān)于爱、遗憾与和解的故事( shì)。
未来,这位有着理工背景( jǐng)的导演,还将带着他专业( yè)性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电( diàn)影中继续探索更多可能( néng)性。
能通过技术手段让观( guān)众产生共鸣,引发对科技( jì)发展和人性的思考,是我( wǒ)最欣慰的事情。
接下来,我( wǒ)想拍爱情片,也想继续做( zuò)科幻题材。只要故事能触( chù)动我,不管是悬疑、喜剧还( hái)是别的什么,我都愿意去( qù)尝试。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 shì)多样的,电影也应该呈现( xiàn)出丰富的面貌。